{{ item.name }}
持续优化消费环境 ——让群众放心安心舒心消费
日期:2025-03-31 来源:广安日报
【字体:  中  小 分享:

受理各类投诉举报、群众诉求1400余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3万余元……2024年,华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围绕“激发消费活力”主题,打出全面提升维权效能、完善促进消费长效机制、强化消费教育和引导等一系列“组合拳”,持续优化消费环境。

今年,华蓥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全力攻坚,提振消费。下一步,华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通过强化监管执法效能、加大消费维权力度、优化消费环境建设,为华蓥高质量转型发展增添消费新动力。

行动护航

筑牢消费者权益保护“堤坝”

当各类促销政策点燃市民消费热情时,如何筑牢权益保护“堤坝”?

华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用一组数据给出答案:2024年,全年处理投诉举报1438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3.66万元。在这座川东小城,“民生无小事”的承诺正化作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生动实践。

“上午反映问题,下午执法人员就上门取证了!”市民唐有明为华蓥市消费维权机制的快捷高效点赞。该局创新打造“接诉即办”快速响应平台,实行“半小时分流转办、24小时动态跟踪”机制,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落实。

今年2月上旬,市民禹星在滨河西路一家店内购买了一套保暖衣,回家后发现衣服存在质量问题。因为家里有事耽搁,她直到2月底才要求商家换货,遭到商家以“同款商品都已退回厂家”且“超过退换期限”理由拒绝。僵持不下之际,禹星拨打12315热线求助。辖区市场监管所立即启动调解机制。最终,商家同意为禹星免费更换同款商品。

“每条维权线索都是民生温度计。”华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从加强投诉举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以及提高数据录入规范性、准确性入手,全面提升举报投诉处置效率,确保12315、12345热线渠道畅通,做到受理、流转、分办、处置、反馈全流程提速。

规范秩序

打造安心消费“新样板”

不久前,市民张晓敏为家里老人购买了一台智能电饭煲,可老人不会操作,张晓敏便把电饭煲退了。“现在线下和线上一样,都可以‘七天无理由’退货,满意!”张晓敏说。

在华蓥,消费者正享受着前所未有的购物安全感。全市26家“无理由退货试点单位”构建起“7天无理由+线下购物冷静期”双保险。2024年,消费者593起退换货诉求均在72小时内得到解决,累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16万元。

“我们正在全力打造安心消费‘新样板’。”华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消保股股长杜明介绍,近年来,该局实施动态考评机制,从全市1.8万余家经营主体中遴选出45家示范标杆,涵盖商超、餐饮、家电等多个领域,引领他们不断优化消费环境,促进群众满意消费。

创新服务

部门联动织密消费“安全网”

“这芹菜农药残留检测合格吗?”“扫码就能查!”3月13日,华蓥市富源万家超市内人头攒动,市民王春芳举着手机扫描“你点我检”二维码,抽查西兰花、香菇等5种商品的农药残留情况。不到半小时,王春芳就收到检测人员向她出示的“全部合格”字样。

这是华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打造的沉浸式食安体验新场景。今年初,华蓥市上线“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智慧平台,让市民随时随地点选食品,要求相关部门及时检测,检测需求直通实验室。“过去是政府定检什么群众看什么,现在是群众想检测什么我们检测什么。”华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综合股股长李玲介绍,该平台已收录全市10大类重点食品目录,涵盖冷链水产、校园配餐等高风险品类。

“遇到虚假宣传应该拨打12315。”3月14日,在高兴镇小学教室,一场别开生面的消费教育课正在进行。华蓥市消委会工作人员通过动漫短视频向学生讲解网络购物陷阱,学生踊跃举手参与“消费陷阱连连看”互动游戏。而在溪口镇农贸市场,华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设立的“流动普法驿站”前挤满了前来咨询的群众,“化肥包装上必须有登记证号和生产许可证号……”执法人员举着伪劣农资样品逐项讲解识别要点。

为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今年,华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华蓥市消委会会同多部门开展“3·15”消费维权“五进”活动10场(次),发放资料8000余份,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消费维权知识,引导经营者规范经营,共同构筑诚信和谐、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同时,华蓥市紧盯重点场所、重点环节、重点时段和重大风险,以冷链食品、水产品、疫情用药用械、大型游乐设备等为重点,常态化开展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及监督抽检活动,推动消费环境持续优化,释放消费潜力,助力华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华蓥融媒 范青燕)

【我要纠错】
相关文件: {{ item.tit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