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em.name }}
造纸厂----中兴纸厂遗址
日期:2024-09-05 来源:华蓥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字体:  中  小 分享:

中兴纸厂遗址位于华蓥市阳和镇丁家坪,距市区14公里。1987年4月,被华蓥市人民政府列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广安市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中共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方针,积极开展宣传工作,成为我党宣传路线和方针政策,发动民众积极抗日的喉舌和号角。为阻挠《新华日报》及其副刊《群众》周刊的出版发行。国民党反动政府百般阻挠,企图破坏其正常发行。不许其经济部及造纸厂和纸商给《新华日报》分配供应纸张。致使《新华日报》的纸张供应一度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

为解决纸张问题,保障《新华日报》正常出版发行,1941年秋,中共南方局和《新华日报》社根据周恩来同志的指示,派共产党员苏芸、王治和谢长琮等组成考察组。先后在梁山(今梁平)、大竹和广安等地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实地考察,最终定址在华蓥山中段大垭口的丁家坪(现华蓥市阳和镇丁家坪)。这里地处深山,西、南、北三面环山,东面是悬山崖峭壁,便于隐藏和掩护,且这里盛产造纸的上乘原料白夹竹,水、煤资源丰富,交通也十分方便(可顺渠江进嘉陵江直达重庆)。同时,这里还是华蓥山地下党的主要活动地区,有较好的组织和群众基础,有利于开展和掩护工作。更为有利的是,可以利用当地停办的广安“五权纸厂”的厂房、设备。经过积极筹备和维修,“中兴纸厂”于1942年5月正式投入生产。纸厂共有十架纸槽,60多名工人,每架纸槽每月可出10挑纸(每挑纸为100刀),每张纸可印两张大报。纸厂办起来后,由苏芸任总经理,谢长琮任经理,王治任厂长,并利用广泛的社会关系,打通了资金筹集、原材料供应、纸张运输等各方面环节,保证了纸厂的正常生产。纸张产出取名“贡川”,经打包后由清溪口上船,沿渠江水路运抵重庆交《新华日报》社。该厂于1945年夏奉令停办。在历时近四年的时间里,保证了《新华日报》及副刊《群众》周刊的纸张供应,打破了国民党的封锁。正如周恩来所说:“‘中兴纸厂’就好比我们前线作战的一个兵工厂。”

 

【我要纠错】
相关文件: {{ item.tit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