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大庆油田合川气田茅口组气藏产能建设项目(四川段)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12月19日—2024年12月25日(共5个工作日)。
电 话:0826-2352066
地 址:广安市生态环境局政策法规科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5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序 号 |
项目 名称 |
建设 地点 |
建设 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 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大庆油田合川气田茅口组气藏产能建设项目(四川段) |
广安市武胜县 |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分公司 |
重庆浩力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拟建项目在钻井井场基础上建设6个试采站场、改造1个试采站场、新建2个集气站、改扩建1个集气脱水站;新建试采管线31.1km,新建集输管道16.98km;新建燃料气管道49.67km(其中7.66km单沟敷设,其余与试采管道、集输管道同沟敷设),通信光缆与管道同沟敷设;配套建设临时工程、公用工程、辅助工程和环保工程等。项目总投资70492万元,其中环保投资800万元。 |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及对策措施 (一)生态环境。拟建项目的生态影响主要集中在管沟开挖、管道敷设、穿越以及施工便道建设对地表植被、土壤结构改变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土石方工程产生的水土流失。要求做好土地和青苗破坏赔偿工作,在施工前及时提前通知沿途地块农户,文明施工,尽最大可能减少农户青苗损失;施工时需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宽度,加强施工队伍管理;被破坏植被区应及时恢复原有地貌;管沟开挖时,将表层含有植物根系的表层土壤剥离放置一侧,等管道埋好后,再用挖出的土壤进行回填,土石方回填不仅遵循设计规范要求,而且遵循“下石上土、下粗上细、肥沃的在上贫瘠的在下”的原则;对坡度较大地段,要搞好护坡工程的建设,根据工程段地质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边坡防护措施。对于耕地,施工结束后,建设单位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管,做好管线沿途土地复垦工作,注重恢复原貌工作的施工质量,尤其是田坎培土和田地肥质,尽最大努力保障农户的后续生产力。 (二)环境空气。拟建项目施工期产生扬尘的作业主要为站场施工、管沟开挖及土方堆放。由于项目工程量小,工期短,施工期产生的扬尘量较小。通过采取洒水降尘等措施后,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少量扬尘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长期不利影响。施工期间,运输车辆和穿越施工作业中,由于使用柴油机等设备,会产生少量的柴油燃烧废气,主要污染物为NOx、CO等。由于废气量较小,且施工现场均位于野外,有利于废气的扩散,同时废气污染源具有间断和流动性,因此对局部地区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此外,施工机械排放燃烧烟气具有排放量小、间断性、短期性和流动性的特点,该类污染源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 (三)地表水环境。项目站场及管线施工过程中所聘人员主要为当地民众,且施工分段分期进行,局部排放量很小;施工期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均依托周边农户已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拟建项目在站场施工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少量施工废水,其中含有大量泥沙,悬浮物浓度较高,这部分废水经隔油沉淀后可循环使用,不外排。管道试压废水经沉淀池简单沉淀处理后回用或洒水控尘。 (四)地下水环境。由于局部地段地下水埋深小,管沟施工可能揭露地下水位,扰动浅表水层,增加地下水浊度,但因施工时间短,且泥沙影响范围小(管线附近几米),管道沿线表层土壤有一定的自然净化能力,所以管线施工对地下水的影响很小。因此,正常的管线埋设对地下水造成的影响很小,管线施工结束就可恢复正常。站场施工期主要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安装,仅有少量的施工废水产生,对地下水影响极微。 (五)声环境。经工程分析项目施工对噪声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由电焊机、发电机和运输车辆等造成。拟建项目管沟主要采用人工开挖施工方式,焊接时使用电焊机及发电机,管线入沟、回填均采用人力施工作业,这些施工均为白天作业,并随施工位置变化移动;站场建设期间所涉及的产噪设备主要为发电机、电焊机及敲击噪声等,这些施工均为白天作业,且噪声影响是暂时的,站场建设完成后随之消失。由于拟建项目施工期较短,施工机械使用较少,同时,项目施工噪声影响是暂时的,将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在采取限制车辆行驶速度、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采用低噪声设备等措施后,项目施工不会对评价范围内声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六)固体废物。由于项目站场施工和管线施工过程中所聘人员主要为当地民众,站场及管线施工人员食宿均依托周边农户,所聘员工产生的生活垃圾经周边农户已有设施收集后交环卫部门处理,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施工废料主要包括焊接作业中产生的废焊条和焊渣,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包装材料等,由施工单位进行集中收集后,及时回收或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按相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置。项目所产生的挖方均用于填方及道路铺设,无弃方产生。 (六)土壤环境。铺设管道由于改变了土壤结构和土壤养分状况,但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土壤质量将会逐渐得到恢复。 二、营运期环境影响及对策措施 (一)环境空气。各试采站真空加热炉燃料燃烧废气通过加热炉低氮燃烧后经自带8m高排气筒排放;各集气站气提塔燃料燃烧废气通过低氮燃烧后经设置的8m高排气筒排放;均可以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相应排放限值及《四川省大气污染物工程减量指导意见(2023-2025年)》相关要求。各站场无组织排放废气量小,各站场阀组泄漏的废气通过加强通风,厂界非甲烷总烃、硫化氢可以分别达到《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9728-2020)、《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的标准限值。参照《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9728-2020)的要求,评价提出建议:放空天然气建议开展回收可行性研究,不能回收的尽量采取燃烧放空。各试采站、集气站在检修、事故放空时,采取点火燃烧后经放空火炬排放,污染物排放量较少,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标准要求。本工程放空频率很小,对区域环境空气的影响甚微。 (二)地表水环境。各试采站放空分离液暂存于放空分液罐中,定期罐车拉运至合川6回注站回注;设备检修废水暂存钻井工程设置的储存池中,罐车拉运至合川6回注站回注,不外排。各集气站气液分离后的采出水暂存在气田水罐中,放空分离液暂存在站内放空分液罐中,泵入站内气田水闪蒸罐处理;设备检修废水收集至气田水罐中,和采出水一并罐车拉运至合川6回注站回注,不外排;合深2集气站员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处理后,交周边农户用作农肥,不外排。 (三)地下水环境。试采期管线埋设于地下,管道输送介质为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和硫化氢,试采期间无废水产生。管道防腐设计严格按照相关规定,采用外防腐层和阴极保护联合保护的方案对管道进行保护,因此对地下水也不会造成影响。站场设置清污分流系统,并对站场进行分区防渗。 (四)声环境。拟建项目管道采用埋地敷设方式,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管道不会产生噪声污染;站场噪声主要产生于真空加热炉、调压阀的气流噪声以及设备噪声,站场场界的昼间、夜间噪声值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2类标准。故本工程站场在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影响较小,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 (五)固体废物。各试采站、集气站检修废渣、清管废渣暂存于站内,定期交由气矿作业区统一收集后交有能力且环保手续齐备的单位进行资源化利用(砖厂、水泥进行资源化利用)。各试采站废药剂桶统一暂存于站内,由厂家统一回收利用;各集气站产生的润滑油、废油桶、废棉纱/手套收集暂存于危废贮存点,定期交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处置。合深2集气站临时值守人员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理。 (六)土壤环境。本工程通过采取分区防渗、加强管理及设备维护等土壤防治措施,将对区域土壤环境影响控制在可接受水平。 (七)生态环境。本工程的建设将改变项目区部分土地的利用性质。造成生物量的减少;管道施工开挖土方引起土壤结构、土壤紧实度、土壤养分变化,同时,防腐材料和施工废弃物也会对土壤的理化性质产生影响。管线评价范围内无珍稀野生动物分布,也没有涉及野生动物的通道、栖息地等敏感场所。工程建成后不会对整个评价区的生态完整性产生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也很小,属可接受范围;工程的建设不会造成物种缺失,不会影响生物迁徙和物质能量流,也无须预留通道。该项目涉及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没有受到影响,在干扰之后可以较好地恢复,没有显著的生态问题。本工程采取生态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后,可使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大大降低至可接受程度。 |
相关附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