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公文种类
  • 发布机构 广安市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日期 2025-07-04
  • 发布日期 2025-08-06
  • 文号 广市农函〔2025〕112号
  • 有效性 有效

广安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056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5-08-06 11:00 来源:广安市农业农村局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蔡学彬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恢复提灌站、水渠等水利设施建设,为乡村振兴聚力的建议》收悉,经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务局,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申请专项资金,有条件的逐步推进各乡镇提灌站、排灌渠等水利设施恢复、维修和重建工作,做好用地保障”的建议

我市大力推进全市水网主骨架工程建设,实施中小型灌区和农村机电提灌站建设,全面保障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不断增强粮食安全和产业发展的灌溉基础。亭子口灌区一期主体工程全线推进,累计完成投资60.56亿元,占计划投资的39.14%;升钟水库灌区二期武胜灌区工程完成应家沟水库、南溪分支渠、高农分支渠建设任务;岳池县会仙桥水库、广安区全民水库等6个中型灌区改造和2个小型灌区新建项目基本完工,新建(整治)干支渠283.61公里,累计整治病险水库87座。全面开展农村机电提灌站建设,近三年累计投资3674万元,新建提灌站91座,改造维修144座,累计提水1.43亿方,保灌面积达到168万亩次。

二、关于“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恢复原有水利基础设施,确保灌溉水源,提升现代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全面实现农业高产、稳产的发展目标”的建议

近年来,全市以“旱涝保收、能排能灌、宜机作业、高产稳产、生态友好”为目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一是衔接规划建设配套设施。认真落实“将永久基本农田逐步建设成为高标准农田”的决策部署,统筹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水利灌区、乡村振兴建设规划,结合100万亩优质粮油基地和50个现代粮油园区建设,编制了《广安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一年接着一年干、一片连着一片建,实现整村、整镇、整片区连片建设。二是坚持农田建设技术标准参照《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结合广安丘陵地区实际,制定印发了《广安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导则(试行)》,将全市以乡镇为单位分为平坝区、浅丘带坝区、深丘山地区三种地形类型区,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大力建设山坪塘、蓄水池、排灌渠道、提灌站及管网等小微水利设施,完善农田水利网络,综合灌溉保证率90%以上,确保做到建一亩、成一亩、用一亩。是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在项目设计前,组织设计单位对项目区进行全覆盖踏勘测绘,并组织项目所在乡(镇)、村(社区)召开群众代表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座谈会,充分征求基层干部、群众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掌握现有农田水利设施、农民种植习惯等情况,结合农业生产摸清需要新建或整治的小型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做到项目科学布局、精准设计。四是做好项目设计审查完善。在完成初步设计,提交乡(镇)、村(社区)审核确认后,由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农业工程、农机农艺、水利水电等方面专家和水务、自然资源、交通、农业农村等部门,邀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通过查看现场、查阅资料等方式,对项目初步设计严格开展评审,督促完善设计方案,确保项目设计科学实用。2023年以来,全市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改)建提灌站119座,整治山坪塘657座,整治、疏浚沟渠17.9公里,新建沟渠452.09公里。

下一步,我们不断完善提灌站、渠道等农田水利建设规划,认真研究探索建设管理机制,根据农业生产需要积极争取资金,投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强项目监管,严格项目验收,做好日常管护,筑牢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安全底线。

尊敬的蔡学彬代表,感谢您对广安市水利设施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严格按照您的建议积极认真做好水利设施的恢复、维修和重建工作,不断夯实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基础。

广安市农业农村局

202572

(联系人:甘芬;联系电话:19130272271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