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精技赋能。引进德油737,川油101等抗寒早熟、高产优质油菜品种,推广“水稻秸秆粉碎还田”绿色种植技术,农技人员蹲点指导,通过无人机飞防、测土配方施肥等方式,实现良种良法配套。今年来,病虫绿色防控覆盖率56.05%、土壤有机质含量16.9%,水土流失率下降18%。
二是精建配套。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小田并大田”宜机化改造20.26万亩,建成机耕道138.9公里、灌溉渠系155.7公里,配套旋耕机、收割机等农机具100余台套,着力提升生产效率。今年来,全程机械化作业率61.24%,提升3个百分点。
三是精育主体。整合资金880.2万元,培育种植大户236户、家庭农场12家、专业合作社28个,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1万余户农户参与“稻油轮作”,协调解决种子供应、农机租赁等难问题,推动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预计今年户均增收4000元。
相关附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