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激活物资“储备链”。坚持早储快调、质价双控,加强市场监管,严把农资质量关,筑牢绿色通道,为春耕生产提供坚实保障。今年以来,统筹储备水稻种子248吨、玉米种子345吨,配套化肥3.1万吨、农药108吨、农膜201吨,全面覆盖全县种植需求。
二是建强春耕“技术链”。以水稻集中育秧为抓手,集成精量播种、绿色防控等技术,创新“大户+专家”模式,建立高产示范体系。截至目前,建立集中育秧示范片105亩,建设百亩超高产攻关片3个乡镇,打造千亩示范片3个乡镇,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6个乡镇。
三是构筑病害“防护链”。利用气象预报、动态监测等方式发布预警信息,组织农技人员下沉一线,普及科学防治技术,确保防控措施精准落地。今年以来,通过统一采购防控物资,累计完成油菜菌核病防治1.2万亩,同步防治油菜蚜虫、菜青虫5900亩,有效遏制病虫害蔓延。
相关附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