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狠抓全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坚持亮山亮水亮文化,坚定做活文旅,持续擦亮“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居、嘉陵江畔游”三张名片,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旅游强市,着力打造重庆都市圈文化旅游消费目的地。
(一)坚持以战略为引领,积极争取文旅新机遇。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同上级主管部门对接,争取在项目、政策、资金、试点等方面取得更多突破。坚定实施“同城融圈”首位战略,深度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抢抓文化和旅游区域协同发展改革创新试验区布局机遇,加快筹建环华蓥山文旅发展联盟。高水准指导筹备全国“和美乡村”文化旅游推介、2024年全国“四季村晚”(夏季)示范点展示等重大活动,努力让更多目光聚焦广安。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持续推进“文润初心·旅行使命”党建品牌创建。
(二)坚持以项目为支撑,加速擦亮“三张名片”。实施项目突破、景区提质两大行动,数质并举做强增量、做优存量。做响“小平故里行”,抓好邓小平故里景区核心区和拓展区品质提升,高质量建成牌坊村建川博物馆聚落,高水平推进乐活城整体业态重塑,加快广安文庙历史文化街区、白塔历史文化公园等建设。做优“华蓥山上居”,梯次推出十里芳菲·红岩美村、邻水龙洞坪等中高端民宿产品,提档升级石林、天意谷等景区,夯实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基础。做靓“嘉陵江畔游”,实施沿岸传统民居保护工程,高品质打造沿口古镇、中国曲艺百花园等重点项目,提档升级白坪—飞龙、岳池农家等景区,打造国家级旅游风景道。
(三)坚持以惠民为导向,大力发展优秀文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大协兴老街等保护修缮与环境整治,认真实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有序推进大良城、武胜城遗址考古研究。推进“一县一馆”建设,高质量开放市博物馆,积极争创“非遗四川·百城百艺”四川非遗品牌,有序开展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抢救性调查记录。推陈出新文艺创演,打磨提升《信仰》《红杜鹃》等优秀剧目,办好“百姓大舞台”,积极参演全省优秀群众文艺团队—百团汇演等重大文化活动。办好免开培训,推动全民艺术普及。加快推进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不断提升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水平。
(四)坚持以市场为动能,持续增添发展活力。定期调度经济运行情况,加强文旅消费分析,高标准完成文化体育娱乐业营业收入等指标任务。加大对小微文旅企业、个体工商户帮扶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围绕精品民宿、沉浸式演艺等业态,加大项目包装招引,引入品牌和专业团队来广投资,完成乐活城沉浸式演艺打造,更好留住过夜游客。以品牌创建提品质、强特色,端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等硬菜,培育一批天府旅游名牌、度假区等品牌,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建好新媒体传播渠道,筹划热点、包装亮点,持续发出“广安文旅声音”。
(五)坚持以服务为保障,着力优化文旅环境。力争年内全市纳入川渝公共图书馆“一卡通”示范,实现渝广两地图书“通借通还”。完善市域旅游集散体系,培育“微笑广安”等服务标牌,加强节假日期间景区、商场暖心服务和后勤保障,提升广安文旅管理服务水平。贯彻优化“两个环境”工作要求,纵深推进法制建设,严格执法与柔性执法并行,维护良好稳定市场环境。用好安全生产办公室实战化专班,坚持行业安全定期研判,认真开展“大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切实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相关附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