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响应提速。建立“定期复核+动态调整”机制,与医保、教育、卫健等6个部门常态开展数据互推互核,运用四川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进行对象监测与疑点数据闭环处置。主动优化审批流程,简化民主评议环节,推行低保申请告知承诺制,提升救助时效性。2025年以来,城乡低保动态新增1303人、退出1879人,整治超时办理问题127件次。
(2)监测提准。构建“大数据+网格化”主动发现机制,整合因病高额支出、因残预警等关键风险指标,及时进行针对性动态核查。聚焦需求响应滞后问题,重点强化对兜底保障对象、低保边缘家庭的日常监测,组织村干部等力量对特殊困难群体进行常态关注与帮扶。2025年以来,及时将901名兜底保障对象、425名低保边缘家庭对象纳入低保保障范围。
(3)覆盖提效。立足共同富裕大局,发挥东西部协作优势,深化“六无六有”综合救助机制,持续实施“浔广共富·病有助”项目,在临时救助基础上,扩大救助病种范围、降低起付标准,提升救助覆盖面与力度,积极巩固防止低收入群体因病致贫返贫路径。2025年以来,发放东西部协作专项救助金45.056万元、临时救助金93.62万元,惠及1440人次。
相关附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