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深挖农耕文化。围绕岳池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农业资源,景区化改造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培育乡村旅游重点镇(村),推进苟角镇水浮山村、大梨树村等创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开发农耕体验园、农家民俗文化园等项目,助力银城花海、低坑大瀑布等精品景区形成乡村旅游聚集区和旅游带,开发“一镇一节”特色品牌,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一季度,接待游客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000万元。
⑵打造曲艺文化。深入挖掘岳池清音、戏曲等地域文化资源,精心打造清音《春满巴蜀》等作品10余件,引进演艺公司策划“曲艺+演唱会”等演出,打造“千年银岳池”系列文创品牌,开发戏曲玩偶、脸谱挂件、纪念邮票等文创产品;打造曲艺咖啡屋、曲艺茶吧6个,在重点旅游景区开设10余个专柜点位,上架文创产品等,拓展“文创+”消费渠道。今年来,实现曲艺文创消费150余万元。
⑶拓宽非遗文化。将非遗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依托岳池米粉、顾县豆干等非遗项目,建成米粉制作技艺非遗项目工坊6个,提升打造曲艺风情街、米粉一条街等4个非遗体验街区,推出磨米、煮浆等手工体验等30余项互动活动,结合非遗工坊、非遗体验街、打造“蜀风古韵·人文岳池 等非遗匠心系列研学旅游精品线路4条,开发非遗民宿、非遗客栈20余家。一季度以来,接待非遗研学学生3.5万人。
相关附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