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4-11-05 11:47 来源: 广安日报 浏览量: 【字体:大 中 小】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如何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成为重要课题。
近年来,华蓥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不断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构建“养中有医 医中有养”养老服务格局,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养老服务,让健康养老有“医”靠。
养中有医
打造健康养老新标杆
宽敞明亮的多功能活动室、干净温馨的营养餐厅、功能齐全的康复室……11月2日,走进华蓥市中医医院康养中心,老人们或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拉家常,或使用体育器材活动筋骨,或坐在花园享受阳光,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83岁的张存英老人告诉记者,康养中心今年年初正式投用后,她就住在这里。“孩子们不在身边,我在这里吃得好、住得好,生活很开心。”
该康养中心配备了专业医护人员,为老年人提供24小时专业照护服务,全方位满足老年人医疗服务、生活照料、康复治疗、精神抚慰、文化娱乐等各项需求。
“这里设施很完善,服务也很周到。我住得很安心,医护人员经常来给我们检查身体,有什么问题也能及时得到处理。”81岁老人龙家碧高兴地说。
“我们每周的食谱都是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喜好来定制的,食材新鲜健康,荤素科学搭配,老年人吃得安心、吃得快乐。”华蓥市中医医院康养中心副主任王芝芝说,为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康养中心还开设“老年大学”,设置了舞蹈、声乐、书法、美术、八段锦等课程,不定期开展拉歌活动。
根据老年人不同年龄和健康状况,华蓥市中医医院康养中心通过定人、定岗、定责,统一标准、统一制度、统一流程,为入住的老年人开展健康和需求评估,建立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实行个性化医养服务。医生定期到床边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检查,及时掌握每位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饮食调整与营养补充,更好地实现“医养结合”。
目前,除华蓥市中医医院康养中心外,该市18家养老机构与201家医疗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了“医养结合医疗服务协议”签约率100%的目标。每年,这些养老机构都会为老年人提供12次全面的体检服务。
为方便老年人就医,各养老机构还开通了预约就诊绿色通道,确保老年人在需要就医时能够迅速、便捷地获得医疗服务。医疗机构也定期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巡诊、保健咨询、中医养生等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医中有养
实现医疗康复养老“三同步”
“关爷爷,降温了,天气变化会让腿部关节感到不适,一定要做好关键位置的保暖……”近日,在华蓥市人民医院骨科诊室,关吉斌老人刚刚接受完治疗,医护人员关心地嘱咐他,“这里的医护人员很专业,也很细心。他们不仅帮我恢复了身体功能,还教会我很多康复知识。我现在感觉身体比以前好多了。”
在医养结合的探索中,华蓥市不仅注重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合作,还积极推动医疗机构内部开展养老服务。依托华蓥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骨科等特色专科,华蓥市打造了一系列特色医养服务,如“精神+医养”“骨伤+医养”等,实现了医疗、康复、养老“三同步”。
这些特色医养服务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更注重他们的康复和养老需求。在神经外科,医护人员会针对患有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帮助他们恢复身体功能;在骨科,医护人员则为骨折或关节置换的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康复指导和护理服务。
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是华蓥市老龄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给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华蓥市持续抓好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相关部门密切沟通,学习先进的服务模式和管理经验。
“我们根据华蓥市人口老龄化情况和疾病谱特点,并结合‘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要求,统筹整合老年医疗护理资源,确保二级综合医院规范化建设老年医学科比例达100%。老年医学科不仅满足了高龄、失能老年人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等需求,还进一步提高了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华蓥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陈立说。
在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方面,华蓥市也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开展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创建活动,推动医疗机构全面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优化老年人就医流程和环境,建立老年人挂号、就医绿色通道,提供老年友善服务。当前,华蓥市共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15家,创建率达88.2%,有效提升了老年人看病就医的满意度。(华蓥融媒 范青燕)